每當翻開散發(fā)著油墨香的書頁,我就仿佛踏進了神奇世界。書架最上層那本《中國神話故事》已經(jīng)被我翻得起了毛邊,里面畫著九尾狐的插圖頁總讓我想起三年前那個落雨的黃昏——當時我蜷在窗臺下,借著最后的天光讀完了精衛(wèi)填海的故事,連外婆喊吃飯都沒聽見。
我們班教室后墻的木頭書架上,整整齊齊擺放著同學們捐贈的舊書。記得五年級開學那天,我像發(fā)現(xiàn)寶藏似的找到半本殘缺的《希臘神話》,封面用掛歷紙仔細包著。午休時陽光斜斜照在泛黃的書頁上,我跟著赫拉克勒斯闖過了十二道難關,手心緊張得沁出了汗珠。
這學期發(fā)新課本那天,我特意把語文書捧在懷里走回家。當讀到《囊螢夜讀》時,仿佛看見古代書生借著螢火蟲的微光苦讀,竹簡上的字跡在月光下明明滅滅。這讓我想起去年冬天,我用攢了三個月的零花錢買了本《科學家的故事》,每晚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,直到媽媽輕輕敲房門提醒。
爺爺送我的舊點讀機成了新伙伴,按鍵上的銀漆都磨掉了。跟著機械女聲讀《論語》時,我常對著"學而時習之"這句話發(fā)呆。上周用它查"鍥而不舍"的典故,發(fā)現(xiàn)這四字成語背后藏著李時珍二十七載修《本草》的故事,比我書包里最厚的字典還震撼。
現(xiàn)在我的枕頭底下總壓著《北歐神話》,雷神之錘在書頁間隆隆作響。媽媽說我的眼睛都快鉆進書里了,我卻覺得每本書都是會說話的月光寶盒。就像爸爸說的,當我們真正讀懂文字背后的心意,平凡的白紙黑字就會變成漫天星斗,照亮每個求知者的夜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