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金門·秋興
宋代:蘇軾
秋池閣。風傍曉庭簾幕。霜葉未衰吹未落。半驚鴉喜鵲。
自笑浮名情薄。似與世人疏略。一片懶心雙懶腳。好教閑處著。
譯文
在秋池閣旁,風伴隨著晨光吹開了庭院的窗簾。霜打過的樹葉沒有凋枯,風吹也不落下,卻微微驚醒了沉睡的烏鴉和喜鵲。
嘲笑虛名和薄情,這些幾乎與世人隔離起來。我的一片懶心可不思世事,一雙懶腳可不奔波人情,好讓它們閑置起來。
注釋
謁金門:詞牌名。唐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調。又名《不怕醉》、《出塞》。
秋池閣:秋天的花園樓閣。
傍:伴隨。曉:晨光。并作動詞用,有破曉之意。
衰:凋枯。
半:量詞,這里引伸為微微。
似:好似,幾乎。疏略:疏遠,忘卻,不往來。
好教:好使。著:置放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:
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(1073年)秋,是時,東坡在杭州通守任上。與《謁金門·秋夜》一樣,此詞系東坡與人酬贈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