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假期的早晨,天公不作美。我趴在窗臺上,看見細細的雨絲像老奶奶織毛衣的線,把整個小區(qū)都籠在灰蒙蒙的網里。樓下的梧桐樹被雨水洗得發(fā)亮,葉子像涂了層蜂蜜。
路過小區(qū)門口時,發(fā)現一排共享單車像喝醉的企鵝,東倒西歪地躺在人行道上。有的車把勾住了盲道,有的車輪還在慢悠悠打轉。穿雨衣的路人都側著身子繞開走,像在玩跳格子游戲。
這時,穿著亮橙色雨衣的環(huán)衛(wèi)爺爺彎下腰,用長滿老繭的手抓住車座。雨水順著他的帽檐往下淌,在下巴匯成小瀑布。我趕緊跑過去扶住搖晃的車把,涼涼的雨水鉆進袖口也不在乎。老爺爺沖我笑出兩道深深的皺紋:"小同學真懂事,這可比打游戲有意思吧?"
我們像搭積木似的把二十多輛車擺整齊。最后一輛小紅車特別倔,車輪總往反方向轉。老爺爺教我按住剎車再挪動,果然聽話多了。雨點打在車座上,濺起一朵朵透明的小蘑菇。
回家的路上,我的球鞋像灌了水的氣球,但心里卻像揣著剛出爐的烤紅薯。那些橙色雨衣、銀亮車架和灰撲撲的盲道,在雨簾中拼成會發(fā)光的拼圖。原來溫暖真的會傳染,就像雨滴落進池塘泛起的漣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