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的春風輕撫著西湖邊的楊柳,春游大巴載著我們來到北山街。以前我總愛看湖面粉嫩的荷花,或者冬日斷橋殘雪的銀裝,直到這次參觀岳王廟,才真正讀懂了西湖的另一種美——那抹穿越千年的浩然正氣。
廟門口的石獅子昂首挺胸,仿佛在守護著什么。展館里泛黃的畫卷突然動了起來:北宋末年狼煙四起,金兵舉著彎刀南下,百姓拖兒帶女逃難。有位束著紅纓的將軍,接過母親用繡花針刺下的"精忠報國"四字,帶著士兵在黃塵滾滾中沖鋒。老師指著玻璃柜里斑駁的鎧甲說:"看,這就是岳飛穿過的戰(zhàn)袍。"
后殿的跪像讓我停住腳步。導游阿姨說那個低頭認罪的是秦檜,他就像故事里的毒蜘蛛,用陰謀之網(wǎng)困住了展翅的雄鷹。雖然將軍最終沒能回到他守護的故土,但墻上的《滿江紅》還在錚錚作響:"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!"
夕陽給廟宇的飛檐鍍上金邊時,我摸著將軍塑像的基座,忽然覺得手心發(fā)燙。這里埋著的不僅是位古代英雄,更是顆永遠跳動的赤子之心。歸途的游船劃過湖面,我望著雷峰塔的倒影暗暗發(fā)誓:要像岳將軍那樣,永遠做棵守護家園的青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