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我翻開散發(fā)著油墨香的書頁,就像推開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。圖書館里整齊排列的書籍,像等待檢閱的士兵,隨時準備帶我們踏上知識的冒險之旅。
選擇書籍就像挑選登山裝備,既要適合自己又要足夠堅固。最近我在讀少年版《西游記》,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偷吃蟠桃的模樣讓我笑彎了腰,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妖怪又讓我緊張得手心冒汗。這類經典名著的改編版就像貼心的導游,把古代的故事翻譯成我們能聽懂的語言。不過要小心那些披著彩色封面的"零食書",雖然像漫畫書里夸張的表情包能讓人哈哈大笑,但就像吃太多糖果會蛀牙,這類書看多了也會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懶洋洋的。
我的書包里總裝著三色熒光筆,讀到精彩處就用粉色標注,遇到好詞好句涂上藍色,碰到需要反復琢磨的段落就畫黃色波浪線。上周讀《夏洛的網》時,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的友情讓我感動得鼻子發(fā)酸,但書中描寫谷倉的段落里有好多不認識的農具名稱。這時候我就用爺爺教我的"跳格子"讀書法,先把這個小土丘留在原地,等看完整個農場的故事再回來研究,果然發(fā)現(xiàn)后面章節(jié)里藏著打開謎題的鑰匙。
不同年齡就像不同的季節(jié),要播種合適的種子。記得表弟三歲時抱著《猜猜我有多愛你》圖畫書睡覺的模樣,現(xiàn)在他上小學了,開始讀帶拼音的《安徒生童話》。而我們應該像準備換羽毛的小鳥,試著接觸更有深度的書籍。這就像吃飯要營養(yǎng)均衡,低年級時喝的童話牛奶,現(xiàn)在該配上經典名著的面包和智慧水果了。
夕陽把圖書館的玻璃窗染成蜂蜜色時,我合上讀完的《草房子》,書頁間飄落的銀杏葉書簽提醒我該回家了。那些在字里行間結識的朋友,那些在想象世界經歷的冒險,都變成了照亮成長道路的星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