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我家的木門,總能聞到青草混著茉莉的清香。窗邊的綠蘿順著爸爸搭的竹架往上爬,媽媽總說它們像我們兄弟倆,每天都要量量身高。陽臺上的蟹爪蘭每年冬天都準時開花,紅艷艷的花朵像過年時弟弟戴的小絨帽。
說起我家的平等,廚房墻上的"家庭會議記錄本"最有發(fā)言權。上周三晚飯后,我們圍坐在飄著蛋撻香氣的餐桌前投票決定:周六去科技館還是動物園。弟弟舉著沾滿餅干屑的手投給大象館,我選了機器人展區(qū)。最后爸爸用樹枝在記錄本上畫下四只牽著手的小人,走向兩個地點中間的濕地公園——這是我們家的"民主小路"。
媽媽有個神奇的百寶箱,里面裝滿五顏六色的瓶蓋。去年教師節(jié),我和弟弟用300個飲料瓶蓋拼成彩虹賀卡,那些叮叮當當的小圓片,都是全家散步時在小區(qū)撿的。現(xiàn)在連樓下便利店阿姨都會特意給我們留好看的瓶蓋,說這叫"廢物變寶接力賽"。
最難忘那個暴雨天,我和媽媽在公交站遇見賣姜的老奶奶。媽媽買下整籃姜時,老奶奶顫巍巍的手怎么都系不好裝姜的塑料袋。弟弟忽然摘下自己的小雨衣,把姜塊仔細包好,還畫了只小太陽貼在包裹上。那天我們淋著雨回家,卻像揣著個小暖爐。
當月光爬上魚缸里的假山時,小蝦米會在水草間玩捉迷藏。我和弟弟趴在玻璃前數它們的透明腳丫,爸爸哼著跑了調的"茉莉花",媽媽端著切好的蘋果走來。這時我總想起書里的話:幸福就是由無數個"此刻"串成的風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