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我趴在窗臺上,看著麻雀在電線桿上蹦蹦跳跳。它們時而撲棱著翅膀飛向遠(yuǎn)方,時而嘰嘰喳喳互相梳理羽毛。我忽然想到:什么時候,我也能像小鳥那樣自由自在地成長呢?
上周班會課,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。1992年夏天,內(nèi)蒙古草原上來了一百多個中日小朋友參加夏令營。日本小朋友自己搭帳篷、做飯菜,中國小朋友卻總等著大人幫忙。有個中國男孩摔破了膝蓋,哭著要找媽媽,而日本小姑娘流著鼻血還在堅持前進(jìn)。
這讓我想起表弟小宇。去年暑假來我家玩,他連鞋帶都不會系,每次都要阿姨蹲著幫他系好。我們小區(qū)里的滑梯旁,總能看到爺爺奶奶追著喂飯的身影。大人總說"寶貝別碰這個","放著我來弄",就像給小鳥的翅膀系上了棉線。
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歷。記得三年級春游時,我的水壺蓋擰不開,急得直跺腳。是同桌小林教我把手掌墊在衣服下擺使勁轉(zhuǎn),原來只需要一點巧勁?,F(xiàn)在我會自己煎荷包蛋,雖然形狀不太圓;會整理書包,雖然偶爾會漏帶作業(yè)本。每次獨立完成一件事,就像解開翅膀上的一根棉線。
爸爸媽媽常說我們是春天的小樹苗??尚涿缫?jīng)歷風(fēng)雨才能長高呀!真希望大人們能像放風(fēng)箏那樣,既牽著安全的線,又給我們飛翔的空間。當(dāng)我們跌倒時,不要馬上抱起來,而是教我們怎么自己站起來。這樣的天空,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成長藍(lán)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