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天清晨,廚房飄來韭菜的清香。媽媽正在案板上揉面團,白瓷盆里綠瑩瑩的韭菜餡泛著油光。"來試試包餃子?"媽媽笑著遞給我搟面杖,我的學(xué)藝之路就這樣開始了。
第一個餃子我包得虎頭虎腦,舀了滿滿一勺餡扣在面皮上。誰知餡料像不安分的小精靈,我剛捏左邊,右邊的菜汁就滲出來;按住右邊,左邊又鼓出個小包。最后面皮"噗"地裂開,像咧著嘴在笑話我。我氣呼呼地把這"開口笑"丟進竹篩。
第二次我學(xué)乖了,只夾了指甲蓋大小的餡料??砂鰜淼娘溩幽桀^耷腦,活像曬蔫的菜葉子。媽媽拿筷子輕輕一戳,薄皮立刻塌成面片,露出可憐的幾點菜星。我漲紅著臉把它藏到篩子角落。
這時媽媽的手覆上我的。她掌心溫?zé)?,帶著面粉的清香?你看,餡料要像給娃娃蓋被子。"她捏起面皮示范,韭菜餡堆成小山丘,面皮對折時留下月牙邊,"褶子要像小浪花,一褶壓一褶。"我屏住呼吸跟著學(xué),指尖沾滿面粉也顧不得擦。
第五個餃子終于站穩(wěn)了!雖然褶子歪歪扭扭像蚯蚓爬,但圓鼓鼓的肚子透著青翠。下鍋時我的"丑餃子"在沸水里翻跟頭,撈起來咬一口,面香裹著湯汁在舌尖跳舞。原來包餃子的秘訣,就藏在這捏了又捏的指尖溫度里。
現(xiàn)在每逢包餃子,我總會想起那個沾滿面粉的清晨。生活就像揉面團,太用力會揉死面,太隨意又不成型。只有手心貼著面團的呼吸,才能捏出恰到好處的柔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