蟬鳴穿透紗窗的午后,我又站在了老位置。指尖撫過窗框上那道歪歪扭扭的刻痕——那是七年前用鉛筆刀留下的身高標(biāo)記。院角的棗樹正抖落幾片黃葉,斑駁的樹影爬上泛黃的作業(yè)本,和記憶里那個握鉛筆的小女孩影子疊在了一起。
樹皮皸裂的紋路深了許多,像爺爺布滿老繭的手掌。記得初春時總愛撿拾青棗核,在樹下埋成星星的圖案;盛夏的暴雨夜,葉片拍打窗欞的聲響會鉆進被窩;此刻秋陽斜斜切過枝椏,在青磚上織出細密的金網(wǎng)。樹冠間漏下的光斑游移著,恍然看見自己曾踮腳數(shù)棗子的模樣。
語文課本里《采薇》的批注還歪斜在扉頁,可當(dāng)年寫字的女孩已經(jīng)能讀懂"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"的況味。物理試卷上紅筆勾畫的錯題,竟與枝頭被蟲蛀蝕的葉片有著相似的齒痕。樹在長高,人在拔節(jié),時光像條裹著細沙的河,把鵝卵石沖刷得溫潤,卻也在掌心留下粗糲的觸感。
暮色漫過院墻時,幾片早凋的葉子打著旋兒飄落。我忽然想起生物課上老師說年輪的故事:每圈紋理都藏著雨水與陽光的秘密。彎腰拾起一片棗葉夾進日記本,忽然懂得不必追趕時光,只需在秋千架般的歲月里,把每個晨昏過成細密的針腳。
蟬鳴穿透紗窗的午后,我又站在了老位置。指尖撫過窗框上那道歪歪扭扭的刻痕——那是七年前用鉛筆刀留下的身高標(biāo)記。院角的棗樹正抖落幾片黃葉,斑駁的樹影爬上泛黃的作業(yè)本,和記憶里那個握鉛筆的小女孩影子疊在了一起。
樹皮皸裂的紋路深了許多,像爺爺布滿老繭的手掌。記得初春時總愛撿拾青棗核,在樹下埋成星星的圖案;盛夏的暴雨夜,葉片拍打窗欞的聲響會鉆進被窩;此刻秋陽斜斜切過枝椏,在青磚上織出細密的金網(wǎng)。樹冠間漏下的光斑游移著,恍然看見自己曾踮腳數(shù)棗子的模樣。
語文課本里《采薇》的批注還歪斜在扉頁,可當(dāng)年寫字的女孩已經(jīng)能讀懂"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"的況味。物理試卷上紅筆勾畫的錯題,竟與枝頭被蟲蛀蝕的葉片有著相似的齒痕。樹在長高,人在拔節(jié),時光像條裹著細沙的河,把鵝卵石沖刷得溫潤,卻也在掌心留下粗糲的觸感。
暮色漫過院墻時,幾片早凋的葉子打著旋兒飄落。我忽然想起生物課上老師說年輪的故事:每圈紋理都藏著雨水與陽光的秘密。彎腰拾起一片棗葉夾進日記本,忽然懂得不必追趕時光,只需在秋千架般的歲月里,把每個晨昏過成細密的針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