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副銀邊眼鏡輕輕架在我的鼻梁上,像停駐在窗欞的蝴蝶。鏡片只有一百度,卻成了我觀察世界的萬花筒。
七歲那年,我能看清合歡樹葉尖凝結(jié)的露珠里,藏著整片朝霞的倒影。午休時趴在教室窗臺上,數(shù)得清操場邊石榴花裂開的五瓣朱紅。那時的快樂像玻璃糖紙,在陽光下轉(zhuǎn)個角度就折射出新奇的光彩。
初二那年秋天,粉筆字在黑板上洇成毛茸茸的月亮。我總要把課本舉到鼻尖,才能看清那些突然學(xué)會游動的文字。媽媽帶我去配眼鏡時,柜臺后的老匠人用銀尺量我的瞳距,鏡片在絨布上推拉的沙沙聲,像深秋踩過梧桐落葉的腳步聲。
現(xiàn)在鏡框偶爾在鬢角壓出紅痕,卻幫我捕捉到許多細碎的光影:語文老師念《荷塘月色》時鏡片泛起的薄霧,同桌偷吃餅干時睫毛投在紙上的顫動。我把這些秘密收進帶櫻花鎖的日記本,如同收藏露珠里的彩虹。昨夜讀《小王子》,書頁間忽然飛出一群星輝斑斕的鳳蝶——原來是被臺燈鍍上金邊的細小塵埃,正在鏡片折射下跳圓舞曲。
媽媽說隱形眼鏡更漂亮,可我悄悄擦拭著鏡片上雨滴的痕跡。這方寸之間的水晶城堡里,住著永遠不會長大的小探險家。